政府為何不再建物美價廉的國宅?網點出關鍵原因

發佈日期:2020/08/19  【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】

台灣房價高漲,政府為落實居住正義,在各縣市興建社會住宅,用較市價低的租金租給符合條件的國民。早年政府建了出售型的國民住宅,價錢同樣較親民,有網友提問國宅入手成本低,為何政府在20年前就停建了?

一名網友在PTT發文,他指政府過去常常推出售型的國宅,這種房子品質好、管理費低廉、公設比也不高,是許多資金不足首購族的首選。但台灣從1999年之後就不興建國宅了,後來改成出租式的社會住宅,但人民還是有住的需求,為什麼不再興建國宅?

網友表示:「國有地有限,蓋來賣只會被投資客買去炒房」、「有些人因國宅變暴發戶,圖利特定的人」、「人頭抽籤亂象多、投機風氣太盛」、「為什麼一定要買?租的房不能住嗎?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才能給真正需要的人」、「改成地上權或禁止出租轉售,這樣的國宅可行」。

為何1999年後停建國宅?是因從1976年開始為期14年的「國宅計畫」大量推動國宅興建,但由於資金運用困難、土地取得困難等因素,使國宅興建緩慢,數量不如預期、國宅政策與房屋市場供需無法配合、價格相較同等級昂貴等,導致1990年代國宅大量滯銷,社會抗議政府濫用社會資源,為了平息民怨,政府於1999年底停止興辦國民住宅。



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